长安县的名字起源于西汉初年,由刘邦在关中定都后设立。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,在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,并命名为“长安城”,其寓意为“长治久安”。这表明长安县的命名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,反映了古人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。
长安县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县之一,其名称从未改变,即使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,长安始终保持着县的地位。明朝时期,虽然将奉元路改名为西安府,但省治及府治依然位于长安城,即现在的西安市长安区,说明长安县的名字一直被保留下来。
综上所述,长安县的名字起源于西汉时期,由刘邦设立,旨在表达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。自成立以来,长安县的名字一直被保留,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划名称。
名称由来
西汉初年,刘邦定都关中
刘邦将国都迁至长安县,命名为“长安城”
“长安”寓意“长治久安”
名称变迁
明朝改“奉元路”为“西安府”
隋代长安城管辖扩大至两个附廓县
唐玄宗时期,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立名“长安城”
名称保留
“长安”之名未废除,一直保存至近代
现在还在使用的名称是西安市长安区
改名原因
“长安”作为县名,始终存在
名称源自于长安县,与西安概念不重合